三也真品力鼎茶
weige4812
今天是元宵节,吃“汤圆”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。汤圆,又名“汤团”、“元宵”。吃汤圆的风俗始于宋代,当时的汤圆称“浮圆子”,亦称“汤圆子”、“ 乳糖圆子”、“汤丸”、“汤团”,生意人则美其名日:“元宝”。宋元元初时,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,所以人们又称它为“元宵”。 小编这里也给大家收罗了几道汤圆“圆”菜。
土城苕汤圆
把红苕去皮,上笼蒸熟,取出与红薯淀粉、盐和熟猪油一起揉成面团。另把猪肉末纳盆,加姜米、豆腐干粒、侧耳根粒、葱花、熟猪油、盐、白糖、味精、花椒面、酱油和香油搅匀制成馅料。
取红苕面团30克搓成团,在中间按出一个小坑并捏成小碗状,放入馅料封口,搓圆制成苕汤圆生坯后,用保鲜膜盖好,放入冰箱内冷藏1小时。
汤锅置旺火上,注入清水烧沸后,放入苕汤圆,用汤勺推开(避免苕汤圆粘连),用中火煮至苕汤圆浮起来后再煮2分钟(苕汤圆变得略微膨胀即可),捞出放入冷水盆内浸泡片刻。
炒锅置旺火上,放入少许油烧热,下入辣椒酱、侧耳根节、葱节炒香,再下苕汤圆翻炒均匀,起锅装碗即成。
外婆菜炒汤圆
将凤尾菜风干后,加盐拌匀后装在密封的坛子内制成的一种腌菜,口感爽脆。湖南人平时爱用外婆菜与肉末、青椒一同炒成香辣味十足的家常小菜,做法与四川的鸡米芽菜相似。而这道菜却用红豆馅的汤圆代替了肉末,一口咬下去,汤圆外酥内糯,软绵的红豆清甜味充斥整个口腔,虽然是经过油炸的,却一点都不腻口。这时,再舀一勺外婆菜入口,顿觉一股干香的辣味刺激着味蕾,这一甜一咸并不觉得冲突,反而互相映衬,甜得清新,咸得香辣,隐隐有“浓妆淡抹总相宜”之妙。
酸菜炒汤圆
将汤圆下入烧热的油锅炸至色金黄,捞出来沥油。
净锅中放入酸菜末、青红椒粒和洋葱粒炒香,放入汤圆,调入味椒盐炒匀,起锅装入盛器里,稍加点缀便好。
红烧蹄圆
1.用钢锯把猪前蹄锯成短节,逐一抹匀老抽再投入八成热的油锅,炸至表面色金黄便捞出来沥油,随后投入沸水锅汆一水,倒出来冲洗干净。
2.锅里掺清水烧沸,放入香料(八角、桂皮、草果、山柰等)、花雕酒、盐、冰糖和少许的红曲米,转小火煨两三个小时后,改大火将汁收浓,拣出来装盘后,淋一些原汁便好。
抹茶荠菜冬瓜汤圆
原料:抹茶粉 糯米粉 荠菜 冬瓜 素鸡肉浆
制法:
冬瓜去皮洗净切成小粒,入热水锅焯水至熟。将荠菜洗净放入沸水中汆水捞出用冷水冲凉,再挤干水分切成末。取盆放入素鸡肉浆,加荠菜末、冬瓜粒,调入盐、蘑菇精、少许胡椒粉拌匀,调和成汤圆馅;用手捏合成小丸子,放在盘中用保鲜膜包好,一起放入蒸锅中蒸约10分钟。取出冷却后待用。
把水磨糯米粉拌入适量的抹茶粉,以10:7的比例分次加入冷水拌匀,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; 将面团分割成小块,填入蒸熟的荠菜冬瓜馅料,将面团收口捏紧再搓成圆球状。
把包好的汤圆放入沸水锅中,用勺背轻轻推开,等汤团浮起后再煮2分钟确保汤圆馅煮熟即成。
板栗桂圆烧牛尾
把带皮牛尾治净,剁成小节投沸水锅里,飞一水便捞出,等下入油锅稍炸,即倒出来沥油。
将炸好的牛尾块放高压锅里,加姜葱、八角、香叶、高汤和盐,上火压半小时至其软熟,离火暂放。
另取净锅上火,舀入压好的牛尾块,待加放板栗和鲜桂圆烧20分钟后,放少许保卫尔牛肉汁和盐,勾芡并撒些葱节,起锅装砂煲里上桌。
茶叶炒汤圆
把炸过的汤圆和茶叶炒在一起,成菜汤圆脆糯,甜香不腻,茶叶酥脆。
将干茶叶放入盛器内,用80℃的水泡开,沥水待用。
炒锅置旺火上,放入适量的油烧至六成热,下入茶叶炸至酥脆,捞出沥油。待锅内油温升高,下入冰冻小汤圆,离火浸炸至皮脆并开始爆破时,上火略炸后快速倒出沥油。